首页 | 学院概况 | 专业介绍 | 教学科研 | 产教融合 | 党群工作 | 学生工作 | 招生就业 | 校友工作 | 媒体报道 | 学校首页 
学院概况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生工作>>创新创业服务平台>>正文
【赛项通知】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关于开展第九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备赛工作的通知
2023-06-02 16:19  

各二级学院
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,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,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,团委决定启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第九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备赛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大赛主题

我敢闯,我会创。

二、大赛内容

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、职教赛道、产业命题赛道(详见附件3—5)。

三、参赛要求

(一)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,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,培育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制造业、农业、卫生、能源、环保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,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、医疗、交通、金融、消费生活、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(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)。

(二)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真实、健康、合法。不得含有任何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。所涉及的发明创造、专利技术、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。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、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,一经  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、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,并自负一切法律

责任。

(三)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,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,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。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。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,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。

(四)参赛人员(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)年龄不超过35岁(1988年3月1 日及以后出生)。

(五)各单位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,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。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、知识产权、财务状况、运营、荣誉奖项等方面。

四、赛程安排

(一)参赛报名。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(网址:cy.ncss.cn)或微信公众号(名称为“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”或“中国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”)任一方式进行报名。在服务网“资料下载”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,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。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,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。(6月31日截止)

(二)学院初赛。学院自主开展院赛,按不超过学院网上报名项目数的5%的比例选拔出推荐校赛的项目,并进行不分赛道进行排名推荐,于6月15日前将推荐项目报送至团委。

(三)校赛评审和培训指导。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,评选出推荐省赛的项目团队,同时对拟推荐参加省赛项目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指导。(6月15日-6月25日)

(四)省赛推荐。拟推荐参加省赛项目按省赛报名要求完成报名和资料提交。(6月25-6月30日)

五、工作要求

(一)宣传发动。各单位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,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、积极参与大赛,各学院需完成基础项目数详见《附件1:2023年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应报项目数),本次数量参考2022年省赛要求,2023年如有调整,将另行通知。

(二)协调组织。各单位要统筹协调,组织做院内比赛和项目推荐工作,请各学院将《附件2:互联网+校赛项目推荐排名一览表》(纸质和电子版)和项目书等资料(电子版)(文件命名为“**学院互联网+大赛推荐项目材料”,将每个项目的材料单独放在一个文件夹中,命名为“排序-赛道-组别-项目名”)于6月15日前报送团委。

六、联系方式

联 系 人:张   豪

联系电话:027-88756059
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