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思想导师进学院,合力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工作,12月11日下午,物流学院举办抗疫先进事迹分享会,并邀请对口思想导师谭妤晗、饶卫民参与指导。以事实诠释伟大抗疫精神,师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。

来自19级快递3班的王杰,19物流管理2班的孙佑伦和20物流管理3班的夏紫祥三位同学作为代表,依次分享他们作为抗疫志愿者的先进事迹。
王杰说,“武汉是我的家乡,在危机关头为家乡出一份力,义不容辞。”他于疫情爆发后,主动报名参与村委会的防控工作,每天坚守在村口,为进出村民测温和往来车辆消毒,凛冽的寒风也未能吹灭他的赤子之心。
“社区的居民从一开始的害怕我,远离我,到后来的称赞我,关心我。这样的变化,让我在繁重的志愿服务中,丝毫不感到疲惫。”孙佑伦是一名武汉返乡大学生,他在自我隔离14天后,确保身体健康的情况下,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到,参与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。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,既化解大家对此前的误解,又证明当代大学生是好样的,是堪当大任的。
“若有战,召必回”。这是退伍军人夏紫祥的一份庄严承诺,在本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,他以行动兑现自身的诺言。作为退伍入学的他,具有双重身份,既是中国军人,又是大学生。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,他立即响应当地武装部的征召,重拾军装驰援火神山医院建造现场,在那里卸载医疗物资与建筑用料,高强度的工作,使得他身体严重透支,但军人的使命感时刻激励着他,不达目标,绝不收兵。
在听取三位同学的现场分享后,饶卫民老师也为大家讲述他在武汉封城后的所作所为。他说学生们如此优秀,我这老师自然也不甘落后。随后他介绍了,他为子女因封城而不在身边的老人送食物,给老人做心理疏导,鼓励老人共同等待胜利的到来。
现场的师生,无一不被刚才的精彩分享而感动。对眼前的这些抗疫志愿者师生由衷表示钦佩。谭妤晗老师在最后总结时指出,这些感人事迹都是来自你我身边,也正是由这一个个真实的事例汇聚出我们战胜疫情,打赢这场全民阻击战的磅礴力量。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,我们的当代青年是好样的。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要传承伟大的抗疫精神,勇担时代使命。